神经重症康复
前言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参照。本共识由国内...
续接:【重磅】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上)第三部分 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3 疼痛、躁动神经重症或术后患者的疼痛、躁动可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增加再出血、颅内压增高、导管脱落和误伤等风险。镇痛镇静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
神经重症护理除了要具备普通ICU的护理内容,还应具有其独有的神经功能核心监测技术及护理内容。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危重患者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颅内压增高持续时间较久或到达一定水平时,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影响脑的血流量,致使脑缺...
神经重症监护是一种治疗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并识别,预防/治疗继发性脑损伤的医学领域。历史1954年,位于兰乔洛斯阿米戈斯医院的儿童病房,有100多人被铁肺帮助呼吸在整个历史上,已经进行了许多处理头部受伤的尝试,包括在古埃及发现的骨头和在古...
新闻详情

神经重症监护

来源:网络
神经重症监护是一种治疗威胁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并识别,预防/治疗继发性脑损伤的医学领域。

历史


1954年,位于兰乔洛斯阿米戈斯医院的儿童病房,有100多人被铁肺帮助呼吸
在整个历史上,已经进行了许多处理头部受伤的尝试,包括在古埃及发现的骨头和在古希腊文字中描述了减少脑肿胀的治疗方法。[1] 重症监护室始于治疗20世纪中叶脊髓灰质炎暴发的中心。[2] 这些早期的呼吸治疗单位利用负压和正压单位“铁肺”来帮助患者呼吸,并大大降低了脊髓灰质炎的死亡率。[1] 丹麦医师Bjrn Aage Ibsen博士“出生了重症监护病房”,当时他使用气管切开术和正压手动通气使小儿麻痹症患者在患者大量涌入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得以存活(只有一个铁肺) 。[2]

第一个神经病重症监护病房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丹迪·沃克博士于1929年创建。[1] Walker博士意识到,一些外科手术患者可以使用专门的术后神经外科手术监测和治疗。 Walker博士创建的病房比神经病学的病房对手术后的患者有益。萨法尔博士于1950年代在美国巴尔的摩创建了第一个重症监护病房。[1]在1970年代,呼吸和心脏ICU的专科护理的好处促使重症医学会的形成。该机构为广泛,困难的医学问题和治疗制定了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专业监测和治疗的需求导致了神经科重症监护室的出现。

现代神经重症监护在1980年代开始发展。神经重症监护学会成立于2002年。2005年,神经重症监护被公认为神经系统专科。[1]

范围


从事这种药物治疗的医生被称为神经强化医生,可以在许多领域接受医学培训,包括神经病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内科医学或神经外科。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治疗的常见疾病包括中风,动脉瘤破裂,由创伤引起的脑和脊髓损伤,癫痫发作(特别是持续时间长的癫痫持续状态和/或对患者造成创伤的疾病,即由于中风或跌倒),脑肿胀(脑水肿),脑部感染(脑炎)和脑或脊椎的脑膜炎(脑膜炎),脑瘤(特别是恶性病例;神经系统肿瘤)和肌肉无力需要呼吸(例如呼吸)。除了应对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外,神经强化学家还治疗其患者可能发生的医疗并发症,包括心脏,肺,肾脏或任何其他身体系统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的治疗。


神经重症监护中心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是选定的三级护理中心的专门机构,专门服务于重症神经病和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重症监护病房的目标是提供早期积极的医疗干预措施,包括管理疼痛,气道,通气,抗凝,ICP升高,心血管稳定性和继发性脑损伤。入院标准包括:意识障碍,保护气道能力受损,进行性呼吸衰弱,需要机械通气,癫痫发作,ICP影像学证据升高,危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监测。 Neuro-ICU在三级转诊医院的使用越来越多。 Neuro-ICU的使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使用治疗性低温疗法,该疗法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心脏骤停后的长期神经功能。[3]


神经重症监护小组


大多数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是神经强化学家,神经外科医生,神经病学家,放射线学家,药剂师,医师扩展人员(例如,执业医师或医师助手),重症监护护士,呼吸治疗师,康复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共同努力。为重症神经病患者提供协调治疗。


神经重症监护程序

体温过低: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在心跳停止的患者中,有百分之七到三十的人出院后神经系统状况良好(意识,大脑功能正常,机敏,能够正常生活)。与不降温相比,在到达医院的六个小时之内将患者体温降低到32 -34度之间会使没有严重脑损伤的患者增加一倍,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4]

基本生命支持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昏迷患者评估。[5]

神经病学监测:连续神经学检查,昏迷患者评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加瞳孔或四分),ICP(蛛网膜下腔出血,TBI,脑积水,中风,CNS感染,肝衰竭),多模式监测以监测疾病并预防继发性损伤 在对神经系统检查或镇静,神经肌肉阻滞和昏迷混淆的疾病不敏感的州。

颅内压(ICP)管理:心室导管可监测脑部氧气以及葡萄糖和PH的浓度。 提供高渗血清,巴比妥类药物,体温过低和减压半开颅手术的治疗选择

常见的神经重症监护疾病和治疗

创伤性脑损伤:镇静,ICP监测和管理,去骨瓣减压术,高渗疗法和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性。


MCA-中风-大脑-人2
中风:气道管理,血压和脑灌注维持,静脉输液管理,温度控制,预防癫痫发作,营养,ICP管理和医疗并发症的治疗。[6]

蛛网膜下腔出血:找出出血的原因,必要时治疗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监测临床恶化,管理全身并发症,保持脑灌注压力,防止血管痉挛,使患者陷入血管造影夹闭。[6]癫痫持续状态:终止癫痫发作,预防癫痫发作复发,治疗癫痫发作原因,处理并发症,监测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连续脑电图(EEG)。[7]

脑膜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并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性。[6]

脑炎:气道保护,ICP监测,必要时进行癫痫发作治疗,患者躁动时进行镇静和病毒检测血流动力学稳定性。[6]

急性副感染性炎性脑病(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ADEM)和急性出血性白带脑炎(AHL)):高剂量皮质类固醇,监测血流动力学稳定性。[6]

引起呼吸衰竭的多发性硬化症,自主神经病变,脊髓病变和神经肌肉疾病:必要时监测呼吸和呼吸辅助,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6]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监测接受TPA 24小时脑出血的患者。


医院微信公众号

客服二维码


咨询热线:4006569595
人事招聘:17317589683
简历投递:17317589683@163.com

医院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华徐公路988号
咨询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8:00-17:00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4006569595
人事招聘:1502667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