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宁审核何龙文闫彦宁重症患者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康复治疗以后,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 绝大多数患者会回到家庭。居家环境调整有助于重症患者出院回家后能够安全地生活,减少居家跌倒的风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残余功能, 有助于实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感。重症患者回归家庭后应如何调整居家环境呢?一、光线1.客厅、厨房、盥洗室、衣帽间、书房等 要求光线明亮,方便患者室内活动;2... 很多人听过“运动康复”这个概念,那么运动康复到底是什么?运动康复门诊又都能帮患者做什么?只有运动损伤的人才能运动康复吗?哪些人适合呢? 运动康复通过病理问诊、影像学分析、体态评估、触诊体格检查、特殊测试等找出患者的具体问题以及形成问题的原因所在,结合损伤的修复周期而帮助患者针对性地设定短期长期康复目标、康复计划,借助专业康复工具,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运动康复能力。 哪些人适合运动康复?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心关爱群众身体健康,增强群众健康意识,11月24日中午,我院开展了“关爱快递小哥,义诊服务暖心窝”活动,此次活动为配合快递小哥作息时间和工作地点,根据前期摸排情况,由中医科在徐泾镇顺丰快递站点开展义诊活动。活动现场,考虑到快递工作者每天8~10小时穿梭在这座城市间,风雨无阻,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职业病可不少,中医科王彤医生现场通过望闻问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为积极响应徐泾镇“两新”党组织主题教育学习的号召,近期我院开展了“支部书记的一堂课”以及“寻访红 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两场主题党建活动。 支部书记的一堂课11月15日下午我院党支部开展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党员赋能... 恭喜我院康复科作业治疗师以《小组治疗活动与社区康复之间的关系(OT方向)》为主题的汇报演讲,荣获第三届作业治疗科普图文大赛二等奖。 近日2023中国康复医学会综合学术年会作业治疗分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论坛主题是“携手社区,融合发展(unity through community)”并同时进行2023世界作业治疗日作业治疗科普视频大赛、作业治疗图文大赛、作业治疗创新创意大赛决赛等... 10月31日-11月15日,上海禾滨康复医院下半年度团建在崇明长兴岛开展,旨在进一步增进员工之间的友谊,提升团队凝聚力。 为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监管措施和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切实保障我院员工、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我院后勤部深入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一、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医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明显增强,明确了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后勤部主任为食品安全管理人,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核心部署工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实深入地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结... 近日,在首届全国康复辅助器具案例汇报创新大赛总决赛上,我院康复科“仁禾队”荣获三等奖。 10月24日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分会治疗师委员会第一期作业治疗沙龙活动在上海禾滨康复医院圆满举行。 2023年7-9月,我院共收到锦旗24面,感谢信7封。不同的锦旗,相同的心意,每一面锦旗,每一封感谢信的背后,都有一份用心的守护,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院党支部于2023年10月12日在上海禾滨康复医院党群服务站召开换届选举大会。 2023年10月24日上海禾滨康复医院即将举办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分会治疗师委员会第一期作业治疗沙龙活动,诚邀您报名参加。 当国庆遇上中秋你打算怎么过?不止“旅游特种兵”其他方式你值得拥有国庆怎么过?中秋&国庆双节来袭,这是今年最后一个假期,怎能辜负?过节就要有过节的样子。嗯?谁说我们医护不过节,只是不想陪您过节而已。欲知为何,请观下方视频↓ Get“躺平”的正确打开方式上班已经很累了,如果你和小编一样,拒绝体验“人从众”,拒绝当“旅游特种兵”,假期只想在家躺平,那么不妨来听一听我院脊髓脊柱康复科医生教你如何科学... VR可以用在治疗上?这可不是科幻大片的情节。当VR用在医学上,看病这件事情瞬间变得不一样。 节前大检查为切实加强医院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中秋、国庆节假期间医院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近日我院安全生产管理 9月26日上午,一份份承载着禾滨对全体员工真诚祝福的节日慰问礼品发放到了员工手中。 上海禾滨康复医院一直以“守护生命健康,重塑家庭希望”为使命,持续深耕、精耕康复领域价值医疗,攀登康复医疗新高度。 我院康复医学中心成立于2020年,已建成为集临床治疗、康复医疗、康复工程、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康复中心,同时作为医学院校的实习/教学基地,承担意识障碍评估与治疗的科研任务。 临床赋生命以岁月,康复赋岁月以生命,9月8日世界物理治疗师日,祝所有物理治疗师节日快乐~ |
医心救治,重获新生|我院成功完成一例Wagner5级糖尿病足伴软组织坏死的截肢手术手术曾经看过一部很火的电视剧《知否》,剧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让人印象特别深刻——“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若问天下最无私的爱是什么? 我想,父母对子女的爱必定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想的都不是能不能保住腿了,而是要保命!现在孩子的命保住了,精神状态也很好,等到出院我们就去装义肢。”
7月,我院在多方合力下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手术。而此台手术之所以被称之为“难”,并不是因为操作上、技术上有多困难,而是因为这个病例“难”——Wagner5级糖尿病足伴软组织坏死再加各种并发症,使得想要完成这个治疗变得特别复杂、困难。
经过1个多月的术后调养和恢复,在8月的尾巴,小编终于有幸采访到了这么一家人(患者钱先生及他的父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深入探知了此次手术之难背后的故事。
“我今天形象不好,你看我一直在医院,都没顾得上收拾自己。”阿姨见我们来采访,有些不好意思地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和衣服。看得出就像很多上海阿姨一样,钱先生的妈妈在之前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个精致、讲究的人。而儿子此次的突发情况让这位精致的妈妈不再精致。 由于工作原因,钱先生一个人在外地打拼,去年10月钱先生突发双下肢水肿,一开始以为是太过劳累所致并未重视,慢慢地双腿走路开始疼痛,恰逢疫情封控以及失业,不会自己做饭的钱先生只能依靠饼干、水果、饮料度日,短短3个月,体重迅速减少60斤同时双腿疼痛感也越来越重,部分破溃处有液体渗出伴恶臭。在自行处置无效后,他给自己的父母打了电话:“妈,我快不行了”。 在这个电话之前,钱先生已经很久没有和父母联系过,个中缘由我们不便探听。但成长过程中,父母子女之间的“吵架”似乎也是一种常事,当思想或某些行为发生碰撞,就会有隔阂,会有“想断联”的时候,但是,当意外来临,彼此就会是互相最结实、最坚强的依靠。 儿行千里母担忧。原本就记挂着钱先生的父母在得知儿子生病的那刻,心中的担心达到顶峰。在封控解除的第一时间,钱先生的父母就立刻想办法把钱先生接到上海。但此时钱先生的病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双脚迅速破溃、糜烂,流脓,向上蔓延至膝关节下12cm左右,皮肤发黑、发硬,似干树皮样,同时伴有恶臭,双脚疼痛不能行走。 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前往就医。然而,求医之途并不顺利。在辗转多家医院就诊,经历过一番检查之后发现,钱先生不仅出现感染、血糖高等状况,还合并了严重心衰、肾衰、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且哪怕通过治疗心衰的症状仍持续存在,不能好转,接诊的医生都摇摇头说:“太晚了,只能截肢,但是现在的身体根本无法手术。” 钱先生父母在那段时间听到的最多的回复就是“回家吧”、“去护理院等待后事吧”。 “我那时候眼泪都哭干了,完全看不到希望。” 绝望、无助的情绪笼罩在这个家庭头上,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天截肢,病情都会加重一分。钱先生父母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怎样一定要保住儿子的命!在经过多方打探对比之下,钱先生父母抱着仅有的微末期望选择转入我院,想着先给孩子调养好身体。 刚入院的时候钱先生心灰意冷,总是沉默寡言,病床的周围都是低气压。祸不单行,钱先生住院期间还经历了肺部感染、阳了等病情变化,钱先生的父母看着日渐消瘦且萎靡不振的孩子,一度看不到生的希望,无奈之下曾2次放弃抢救…… “那段时间,我瘦了十几斤,他爸瘦了四十几斤,是院长和主任经常来看看他的病情,一直给我们加油打气,反复地跟我们我说,我们都有信心治好你儿子,你们可不能没有信心!” 说这话时,钱先生的父母视线都移向了儿子。 常言说,母亲的爱是“显像”的,父亲的爱是“隐性”的。 钱先生的父亲是个话不多的人。阿姨在回答我们采访的时候,他就安静地坐在边上,时不时望向自己的儿子。据了解,前不久钱先生的父亲刚刚做了胆囊手术但因为儿子的病情,他术后并没有好好的休息调养,仍是坚持着先照顾好儿子。7、8月是上海最热的天,钱先生的父亲拖着抱恙的身体,顶着烈日每日来回2小时,一大早买菜、烧好送到医院,就希望儿子可以好得快一些。 在儿子的生命面前,任何事于他们而言都显得无足轻重。 医护人员齐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病区医护的精心照料下,入院10天后,钱先生在手术室麻醉下行右下肢清创术+VSD负压吸引术,并继续进行抗感染、控制心率、纠正心衰、控制血糖、纠正贫血、营养支持等多方位的治疗。积极配合的钱先生通过2个月的坚持治疗,身体各项指标慢慢达到手术的标准,于是我院外科立刻安排了截肢手术。考虑到钱先生有心衰史,虽然彼时全身情况较之前有很大改善,但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还是略有影响,这对于麻醉师以及整场手术来说,风险还是很大。为了减少麻醉药物对全身循环的影响,结合钱先生当下身体的耐受情况,在经过多方会诊讨论和充分评估之后,决定分开进行两次截肢手术,6月15日在手术室麻醉下行左小腿截肢术(麻醉方案: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7月10日在手术室麻醉下行右小腿截肢术(麻醉方案:单侧腰麻+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配合轻度镇静,生命体征控制在术前水平),伴随着最后一场手术的顺利结束,所有人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前段时间我眼睛都要哭干了,自从他好转了以后,我心情也好了”孩子的命保住了,钱先生的父母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挑战,也是一场赌上一个家庭最后希望的挑战。还好,最后的结果皆大欢喜。
“他以前是个小帅哥,之前不帅了,但是现在又帅起来了。” 整个采访过程中,感觉得出钱先生的母亲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三言两语中能感受到她对儿子深沉的爱。手术的成功、儿子的慢慢康复,卸下了压在她心头的那块大石头。 她拉着钱先生的父亲主动给小编展示了手机里钱先生生病前后的模样,有种劫后余生般的感慨:“来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处在一种很崩溃的状态里,觉得人生完全没有希望了。真的真的很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大家都很尽心尽力,在刘主任医护团队的治疗下,慢慢地我儿子身上有肉了,慢慢地脸上有了点血色,我们这才看到了希望,才能一直坚持走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 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激,钱先生一家将镌刻“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锦旗送到了三病区医护人员手中。 锦旗虽小,承载的却是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暖心的话语,是患者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肯定;朴实的言语,彰显的是浓浓的医患情深;鲜艳的锦旗也展现了对我院外科团队的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的肯定。是激励也是鞭策,鞭策我院医护人员不忘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患者妈妈有话说 因为自己儿子经历过,所以不想别人也经历,在采访的最后,面对小编的镜头,钱先生的母亲认真地说道:“很多年轻人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适当的锻炼才会带来好的身体。”
病区主任有话说 医者可医身,难医心。我对患者的初印象是颓废,由于他的病情一波多折,导致患者本人以及父母都一度想要放弃,我们可以治疗疾病但是难医心,这个时候只有多加关怀,有时候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希望,治病的过程拥有一个好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现在能恢复成这个样子,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努力,也离不开与自身和解后的积极态度。
采访的最后,我们为钱先生一家三口拍了一张家庭合照。事后,我们将照片打印了出来并赠送给了他们。 去送照片的时候,正好碰到叔叔、阿姨在给儿子喂饭,两人各站在床的一侧,一人喂饭一人擦拭弄脏的嘴角,协作无间,也是无限温情的一刻。
“谢谢谢谢,把我们拍的太好了,照片里我又漂亮回去了,真的很谢谢。”阿姨收到照片的时候特别开心,忙不迭地叫叔叔一起来看。
但是我想说,这句谢谢应该由我们来说。 谢谢你们相信我们医院,相信我们医生,愿意放手一搏。也谢谢你们让我们在充斥满“生死离别”的医院感受到“一家人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 奇迹有时候也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有可能创造。
人生很长,经历过的是感受,留下的才是生活。 而生活是什么?生活大概是你一路走来,有鸟语花香,有阳光蓝天白云,但有时也会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坑坑洼洼,而在无数次滑倒后,又坚强地站起来,继续走向前的路,这就是最真实的生活。 今天钱先生出院,小编衷心祝愿钱先生早日康复,在人生道路上,静心淡然,继续欣赏沿途的风景,探索人生乐趣。
科普: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因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小动脉栓塞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溃疡及坏疽等病变。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15%,严重者导致截肢(趾),占非外伤低位截肢第一位。常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